站內搜索
|
未來五年我國農業機械將得到重大發展
2011-05-27IP屬地 火星143
引用鏈接:http://www.chuipo.com/工信部近期發布的首個行業規劃《農機工業發展規劃(2011~2015年)》再度鎖定農機工業,這份《規劃》是新中國成立以來首次以政府名義發布的農機工業五年規劃,對農機工業意義重大。為詳細了解《規劃》的有關情況,本報記者日前采訪了中國農業機械工業協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洪暹國。解讀一:編制《規劃》的必要性和意義是什么?洪暹國在采訪中表示,農機制造業是裝備制造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是直接為“三農”提供生產工具和技術裝備的產業。黨的十七屆三中全會提出“農業發展的根本出路在科技進步”,并要求為了適應農業規模化、精準化、設施化等要求,要加快開發多功能、智能化、經濟型農業裝備設施。農業機械是實現農業機械化最基本的物質保證,是現代農業的支撐。農業機械是發展農業生產,解決“三農”問題和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必備的裝備,是提高農業生產效率、保障資源充分與有效利用、環境友好與可持續發展的有效工具[url=http://www.posui.com.cn/newslist_112.html]石料生產線廠家[/url],對保障國家糧食安全、促進農業增產增效、改變農民增收方式和推動農村發展起著重要作用。我國已經成為世界農機制造大國,但是與農機強國相比我國還有較大的差距,主要表現為開發創新能力差,產品技術水平低,農機產品結構性矛盾突出。近幾年隨著農業生產的快速發展,特別是現代農業的發展,農業機械產品結構與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的不適應性越來越突出。中小型低端產品產能過剩,供大于求,造成惡性競爭,而很多技術含量和生產效率高的大中型產品,不能生產或沒有形成生產能力,還不能滿足農業生產需要,主要靠國外進口。品種結構不能適應農業結構調整需要。未來五年,我國農機工業持續穩定發展面臨嚴峻挑戰。加快農機工業的調整和振興,是保障國家糧食安全,保持經濟平穩增長,加快發展方式轉變的一項緊迫任務。為了農機制造業的振興,制定并實施《規劃》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解讀二:編制《規劃》的指導思想和主要原則是什么?《規劃》的編制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十七屆三中全會和國務院《意見》精神,切實執行《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綱要(2006~2020)》和《裝備制造業調整和振興規劃》對農機工業的發展要求,圍繞促進現代農業發展、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和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主線,堅持調整產品和產業結構、轉變經濟增長方式、促進產業升級和可持續發展的總體思路,努力適應農業規模化、精準化、設施化的要求,開發多功能、智能化、經濟型農業裝備設施,著力提高農機工業創新能力和制造水平,優化行業結構,實現由農機生產大國向農機制造業強國的轉變。《規劃》體現了科學發展觀的總體要求。保持農機工業的持續健康穩定發展是《規劃》要解決的首要任務,但“穩定”必須以高質量的增長為前提和基礎。作為一個服務“三農”特殊的、具有公益服務性的不可或缺的行業,同時又是面臨國外企業強勢競爭的弱勢行業,《規劃》不僅要解決農機工業經濟規模增長的問題,而且要解決在激烈的競爭條件下,如何進一步發揮比較優勢,集聚有利于產業持續發展的資源,加快提升產業創新能力,實現又好又快發展的問題。解讀三:應如何理解《規劃》提出的農機工業發展的目標、主要任務?洪暹國說,《規劃》提出了三個方面的目標。一是產業規模的目標,即到2015年,農機工業總值達到4000億元,出口貿易額達120億美元,占全行業銷售額的20%。二是創新能力目標。建成協調有效的農機工業自主創新平臺,在大型農業動力和作業裝備領域實現重點關鍵技術和共性技術的重大突破,推進新產品開發。形成若干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產品和技術。行業技術創新能力顯著增強,開發的新產品達到同期國際先[url=http://www.hnhxjq.cn/shownews.asp?id=841]鄭州選礦設備廠[/url]進水平。三是產業能力目標。廣泛采用現代制造技術,推動產業升級。初步形成集科研[url=http://www.hnhxjq.cn/product/80.htm]鄭州錘式破碎機[/url]開發、主機制造、關鍵件制造、成套裝備供應、技術服務等為一體的產業體系,形成5家年銷售收入在150億元以上具有較強國際競爭力的大型企業集團。提供的產品能夠基本滿足保障我國糧食生產安全的戰略和農業現代化的需要,成為世界農業裝備制造大國和強國。《規劃》提出今后五年,農機工業要重點抓住六個方面的任務,實現確保農機工業穩定增長,突破核心技術,帶動產業發展。主要是從“調結構、促創新、上水平”的主線出發,根據行業特點,提出產業振興的基本路徑。一是要抓住當前農業機械化和農機工業發展的有利時機,推動農機工業產業結構調整,形成布局合理、產業集中度較高的發展新格局;建立健全農機行業準入制度和市場退出機制,逐步淘汰落后產能;加快企業戰略重組,鼓勵農機企業集團化發展,形成大型企業為龍[url=http://www.hxjiqi.com/art/201073.htm]雷蒙磨[/url]頭、中小企業[url=http://www.hxpsj.cn/espsj/psjjg.html]碎石機廠[/url]相配套的產業體系和產業集群。要突破重點產品核心技術瓶頸,優先發展100馬力以上大型拖拉機、50~70馬力節能環保型水田拖拉機、多功能谷物聯合收割機、玉米收獲機、甘蔗收獲機、棉花收獲機、大中型動力機械配套農機具、保護性耕作機具、適合丘陵山區使用的小型機械等,實現產品結構的調整。二是要實現關鍵共性技術突破,增強農機工業科技創新能力。通過突出“四個圍繞”,提高農機工業創新能力。即:圍繞大馬力拖拉機、多功能收割機等重大產品開發,加快產業升級和產品更新換代;圍繞發動機、傳動、電控、液壓等核心部件研發,本文參考鏈接:http://www.371jq.cn增強農機自主創新和核心競爭能力;圍繞科研手段和條件的改善,提升農機新技術和新產品開發、試驗試制能力;圍繞科研機制創新,支持重點企業技術進步,帶動整個行業發展。依托農機生產企業和科研院所,抓緊建設拖拉機、多功能收割機和農機具等國家級實驗室、工程中心以及企業技術中心,加快急需的關鍵性農機產品和技術研發,集中力量攻克困擾產業發展的工藝材料、基礎部件、關鍵作業裝置等技術瓶頸,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成果。新技術和新產品的開發要充分考慮農作物品種、耕作制度和經營體系的需要,提高農機具的適用性。加強農機工程學科建設,加快動力機械、配套機具研[url=http://www.51hxjq.com/]河南紅星機械[/url]發制造人才的引進,增加技術儲備,培養一批具有創新[url=http://www.hxpsj.cn/f
|